汽车氪讯
”
前不久,在北京798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,来自韩国现代汽车的捷恩斯造型设计副总裁——李相烨(SangYupLee),给包括汽车氪在内的很多媒体,进行了一次关于汽车设计的演讲。——编者按
李先生的这次演讲中,结尾部分包含了对现代汽车全新设计方向的阐述。但整整历时一小时的演讲,李先生却从自己儿时对汽车毫无概念,到青年时代的世界游历讲起,串起了自己在通用、大众和宾利等品牌的设计工作经历,给很多不太懂汽车设计,不知道如何去看汽车设计的人,透露了一些很有价值的“汽车设计方法论”,还有一个汽车设计师的“心路历程”。
因此,与其说这是一次“品牌设计演讲”,到不如说是一个资深汽车设计师给一群学生,上的一堂“汽车设计启蒙课”。所以,为了这一点,汽车氪整理了李先生的演讲原文,一些地方在不修改原意的前提下,适当调整(比如增加我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等),并搭配现场拍摄的图片,把这堂有意思的“启蒙课”给重现出来(汽车氪认为的重点部分会进行标粗处理),供那些对汽车设计有兴趣的人阅读。
下图是李先生曾经服务过的16个汽车品牌(节选)
以下是李相烨(SangYupLee)先生的讲稿正文(上篇):
大家好!非常感谢邀请我来这里谈一谈未来的现代汽车的设计,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一天,我第一次来到现代汽车文化中心,跟诸位谈一谈现代汽车的设计还有我自己的一些故事,还有关于汽车设计。
今天我的讲座大概会有40分钟(实际上不止),首先,我会去谈一谈我自己如何成为一位汽车设计师;第二,我会谈一谈现代汽车的设计传统,2018年是很重要的一年,我们上线了很多新车,未来几年还会上线更多,我想跟诸位分享,我们对未来现代汽车的设计理解;最后,我会跟大家谈一谈现代的新车型,也就是今年上海车展刚刚揭幕的,代表着现代设计新时代的LAFESTA这款车。
1、我小时候根本不知道法拉利是什么
我是如何成为一位汽车设计师的呢?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,我的背景和很多行业内的设计师不太一样,我出生成长在韩国。之后我离开韩国,在国外生活了25年。我刚刚在两年前回到韩国,成为了现代的首席设计师。
在过去的25年之中,我在8个国家生活,我去到了日本、澳大利亚、瑞典、德国、英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美国。同时我也参与了很多品牌的设计,大多数汽车设计师基本上毕生投入到一个品牌上,或者最多两到三个品牌,但对于我来说大概十六个不同品牌吧,我参与了它们的设计。所以和其他的设计师相比,我的经历还是非常独特的。即我在不同的国家工作过,而且也在不同的品牌上从事于不同的品牌设计。
即便如此,我和其他的汽车设计师相比,我的背景还是有很大不同。比如奔驰、宝马品牌的设计师等等,不同品牌的总设计师在一起聊天的时候,我们总是讨论一下我们的儿童时代,譬如:
“偶爸有一个法拉利,当时他洗车的时候,我看着这些漂亮的车……”或者,
“小时候去经销商那里得到了灵感,看到那些车的时候……”或者,
“我在8岁的时候就想成为一个汽车设计师……等等。”
不过和他们的故事完全不一样,我小的时候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职业叫做汽车设计师,在20岁之前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职业好不好。
这是因为,我小的时候,韩国根本没有汽车文化,当然现在韩国可以看到很多进口的车、特殊的车,但是70年代左右的时候,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,我能够接触到的汽车的文化不过就是玩具汽车。
所以,那个时候汽车才刚刚开始,刚刚进入韩国,韩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汽车文化。进口的车比如保时捷、跑车等等,刚刚进入韩国,但韩国当时很穷,我们自己需要自建车,才能满足本地需求。那个时候不知道法拉利是什么,这是我和其他设计师相比起来,比较不一样的地方。
我小的时候一般会素描,但不是素描车,而是素描其他的东西,后来我进入韩国的艺术学院,当时我的专业是雕塑。所以,当时考虑到未来我会成为一个艺术家,我觉得挺好玩的。但是我也一直担心,想象一下艺术家的一生,他们基本上都是20岁、30岁、40岁,没了……
这是因为在20年代、30年代、40年代,韩国非常贫困,艺术家不为大众所知,只有那些很少数的人最后在40岁、50岁的时候,变成了知名的艺术家。所以,我也是非常担心,担心自己在未来20年,会一直特别的贫困,之后到四五十岁才能知名艺术家,我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担心的。
所以,20岁的时候,我开始了全球背包旅行,那个时候我的钱不多,我不断地工作,然后坐火车去下一个地方,在全球各地旅行。后来在加州,我找到了一个学校,叫做艺术中心设计学院。在加州的这个学校,我看到了那的学生,他们用黏土来做雕塑,他们用黏土做车的模型,我觉得特别好玩,当时我这样对自己说:
“也许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吧!”
但是在那之前,我都不太知道设计是什么,汽车设计就更不知道是什么了。所以我在这个学院看到了这些学生怎么做设计,这启发了我,直至我走到今天。所以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经历。
后来我又回到了韩国,再之后又去美国开始学习。想象一下,我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从小家里就有车,而且他们和父母也是有和汽车打交道经验的,接触这些车、修这些车、开这些车,我怎么和他们竞争呢?我从小就没有接触过车,所以对于我来说汽车设计的确是一种挑战。
现在回顾一下26、27年之前到今天,我所经历的造就了我的今天。对于那些在汽车文化当中长大的孩子而言,我和他们不一样,我有自己独特的地方。
2、生活要保持“饥饿感”,并承担自己的“选择”
像乔布斯所说,乔布斯在2004年斯坦福毕业典礼上致辞,他说大家要保持“饥饿”,保持对知识的追求。当时我在听这个课程的时候,我觉得真的特别深有感触。
为什么呢?因为实际上我整个一生就是按照他这句话所描述的,保持对知识的“饥饿”。所以,有一句话叫做“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”,说得没错吧?
我们的生活都是由我们所做的选择而造就的,做了选择之后,要去承担你所做的选择的后果。所以,我们如何要做选择,就是去通过选择来找到一些其他的事情。就像这两个药片一样,你会选择吃哪个药片?
我们都想知道,如果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,未来会有怎样的不同。
3、从Camaro开始的汽车设计生涯
我从事过16个不同品牌的设计,在8个不同的国家里,所以,这些是非常有趣的体验,我基本上在全球各个地方的项目当中都工作过。
接下来,我要给大家介绍几个项目,也是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。这个车大家知道是什么车吗?叫做第五代Camaro,也许大家知道《变形金刚》这个电影,这辆车就是《变形金刚》里大黄蜂的那辆车,对于我来说这辆车是非常独特的,因为我是它的设计师,因为这辆车是一辆充满动感的美国车。
我并不是美国人,我只是一个在美国学习过的韩裔人,对于我来说设计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。我本身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非常棒的设计师,而且没有那么才华,我的才华来自于我周边的人,合作的这些人,给了我很多灵感。
当时设计Camaro的时候,我是整个设计团队的负责人,我认为和我合作的那些人,是非常棒的设计师,所以我设计Camaro的过程当中,能够和这些人合作,设计出这么动感的车,对于我来说是一场非常的独特旅程。我是这辆车的设计师,但我只不过是团队中的一员,这是我职业生涯的起步。
再后来,我参与了通用的设计,还有雪佛兰,包括在第五代、第六代克尔维特上,都可以看到我的设计,这些工作延续了我过去11年的时间,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段时间。
4、高尔夫带给我的转折点
我在美国的那部分生活是非常棒的。有非常棒的大房子,非常好的车,在美国作为设计师,相对而言还是非常不错的,过着快乐的生活,我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,我对此也是非常感激的,但是有一天这辆车正好就在我前面出现了,就是这辆大众的高尔夫!
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,高尔夫是如此之独特,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因为我作为一个美国设计师,总是在想,怎么能够把力量、特点全面地展示出来,但是这辆车没有一条肌肉线,整体造型非常简洁,什么都没有,而且设计师一般也是希望让车顶更加低一些,让车显得更加具有动感,但是当我坐在这车里的时候,我看车顶还是比较高,而且后备厢也是如此之大,这辆车真的不错。
我当时问自己,如果有人问你:
“你是通用这么好的设计师,能不能为高尔夫设计下一代的车呢?”
两秒钟之后,我说肯定设计不了,我给出了答案。因为这款车的设计,完全和我设计不太一样,我不太清楚如何设计这样一款车。如果设计这样一款车,一定要了解德国包豪斯风格是怎么样的,完全功能性的设计!
此时,在通用工作11年的我,决定要打包回家了,我必须加入德国大众。因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体验。
我后来在大众集团工作的过程当中,我也参与了不同品牌的设计,包括POLO等,这些是非常棒的车,虽然总是有人批评我:
“作为亚裔的设计师,你在美国设计这么动感具有肌肉力量的车,现在如何能理解大众的包豪斯风格呢?”
来到大众的头三年,我一直在接受批评,他们说我不理解德国的设计是什么。那个时候我正在领导一个团队,我自己被批评,整个团队都要被批评,所以我必须要做好,我大概在用比通用高一倍的工作量,去拼命努力。
逐渐地我理解了,什么是德国设计,德国的设计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观,跟世界上其他设计有什么不一样。我在大众待了几年,知道他们有12个品牌,不仅仅是大众品牌,事实上我也是参与了其它比如奥迪、兰博基尼、保时捷的设计。
5、为了设计宾利,我住在一个石头房子里
有一天,我在大众集团里面被给予了一个位置,得到一个新的职位,去宾利,引导英国宾利的设计师。
在此之前,我从来没有在英国生活过,想象一下,一个德国的公司,将一个设计师派到英国的宾利设计集团里面,派的还是一个来自亚洲的,曾经有运动车型设计背景的设计师,去设计一个贵族车。可以想象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大的挑战,实际上对于我来说,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
在此之前,我不知道究竟奢华车意味着什么,设计奢华车与我之前的工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。
宾利是真正的奢华车的代表,所以这意味着我必须要再次玩命工作,为此,了解英国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,我必须要生活在一个英国的房子里面,一个……石头的房子……有两百年历史的石头房子。
我尝试着用英国绅士的方式去生活,我非常喜欢韩国的食品,但是我必须要体验英国的文化,但说实话,英国的食品实在是太糟糕了,鱼和薯条实在是不怎么样!相比之下,我可能吃印度咖喱多一些,我很喜欢吃印度咖喱,这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标志(也是被逼的)。
一开始我的团队成员找到我,他们说:
“相烨,你并不真正知道英国文化是什么!”
他们想要教给我什么是英国文化,尽管我是一个团队领导者,他们告诉我必须要理解英国文化,这样才能设计一个英国的奢侈品牌,所以,我经过了一段了不起的旅程(了解英国文化),这主要是因为我身边的人跟我一起合作,帮助我,我们一起设计生产了英国最棒的汽车。
大家都知道威尔士王子、伊丽莎白女皇,他们必须使用了不起的品牌,也就是皇家品牌,宾利实际上就是一个英国皇室会使用的皇家品牌,因为这是英国皇家授权的品牌。所以我在宾利待了四年半,设计了很多种不同的车型,包括EXP60——宾利的概念车。
EXP60概念车,2014年在日内瓦车展揭幕,获得车展的最佳车型奖项,吸引了很多人注意,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大奖。这是我加入宾利之后,真正想要设计出来的一款车型。
这就是我生活中走过的一些旅程,在英国生活的那段时间,我发现英国并没有很多的雪,英国有很多水汽,也有风,但基本上总是在下雨,很少下雪,有一年,英国突然下了不少雪,我在回家的路上,我走在雪地上,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雪之中走路,我看到我留下的足迹……
我看到那串脚印后对自己说,我走过了一段了不起的旅程,我作为一个韩国人,在韩国出生、长大,然后走过了8个国家,在16个品牌工作过,我非常感谢所有与我合作的人,实际上整个设计行业也是非常引人入胜的行业,让我能够理解、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。
无论你是谁,设计哪个品牌,必须要沉浸在这个国家的文化,我不能把自己仅仅当作是一个韩国人,因为我的母亲给了我一个韩国名字,但是我同时要融入不同的文化,比如我在宾利的品牌当中,我需要吸收英国的文化,在美国、德国,要吸收美国、德国的文化。
.
.
.
.
.
……未完待续……
to be continued
未来出行X车云联袂打造
未来出行创新科技主题论坛——飞行汽车大会
你不能错过的国内第一个飞行汽车论坛
9月22日上午,中国杭州
让我们共商未来天空之事
车 云 推 荐
欢迎转载,请注明来源:汽车氪 » 服务16个品牌后,我的「汽车设计」 心路历程与方法论 | 上篇